【摘要】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联合血清CA125和CA199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2月采集4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及45名健康妇女自愿捐赠的血清样品,分别采用ELISA法及化学发光法检测OPN、CA125、CA199水平。结果与健康妇女相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OPN和CA125、CA199含量明显升高(Plt;001)。重度组(美国生育学会分期Ⅲ、Ⅴ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OPN和CA125、CA199明显高于轻度组(Ⅰ、Ⅱ期)(Plt;001)。结论OPN、CA199可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及病情监测的临床指标,联合CA125检测可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B超检查对急腹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6例急腹症的超声表现并与手术后、病理诊断以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26例急腹症中以急性胆囊炎、输尿管结石、急性阑尾炎以及妇科急症常见,共289例,占88%,其他急腹症37例,占12%。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17例,109例临床随访证实。超声符台率89.9%。结论:B超检查对急腹症的早期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是急腹症首选的诊断方法。
摘要:目的:分析汶川大地震伤员中上肢骨折的发生部位、类型及其产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对地震发生后近2个月内先后送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的140例上肢骨折伤员,按X线检查结果对骨折部位及类型进行分析。结果:140例伤员共183个部位发生骨折。按骨折部位分类:即肱骨60个(32.8%),桡骨51个(27.9%),尺骨41个(22.4%)及手骨骨折31个(16.9%)。按骨折类型分类:横行骨折46个(251%),斜行骨折31个(16.9%),螺旋形骨折11个(6.0%),粉碎性骨折64个(35.0%),嵌插骨折8个(4.4%),线行骨折13个(7.1%),撕脱骨折10个(5.5%)。结论:本组汶川大地震性的上肢骨折,部位以肱骨骨折为主;类型以粉碎性骨折为主。常规X线检查对上肢骨折伤员具有简便、快速和准确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喉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报道1例喉巨细胞瘤,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情况、病理形态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巨细胞瘤好发于长骨末端,约5%累及扁骨,不足5%的病例累及手足部的短管状骨,2%发生于头颈部。喉巨细胞瘤极罕见,发病平均年龄为42.4岁,男性多见。本例34岁,男性,左侧声门下3 cm×2 cm×2 cm肿块。镜下表现为圆形、卵圆形单核细胞及均匀分布其间的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混合组成。结论:喉巨细胞瘤罕见,临床易误诊为恶性肿瘤,其病理学检查有特征性形态改变,结合影像学改变,可以确诊。
目的:明确肌钙蛋白Ⅰ(cTnI)在心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中有无应用价值。方法:比较急性心衰与急性肺源性呼吸困难时cTnI的变化情况,并观察一定的cTnI临界值辅助诊断心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总共156例患者,最后确诊为急性心衰的患者69例,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87例。急性心衰组的平均cTnI值为076±085ng/dL,而肺源性呼吸困难组为025±032ng/dL,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lt;0001)。根据ROC曲线计算肌钙蛋白Ⅰ的临界值(截点值)为042ng/dL,其鉴别心衰的敏感度为7153%,特异度为9036%,准确度为8014%。结论:检测肌钙蛋白Ⅰ水平并与其它临床信息相结合,有助于快速准确地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