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Keyword
"留置针" 25 results
-
目的 观察比较抗逆流静脉留置针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5月-6月临床住院患者3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6例,观察组使用22 G抗逆流静脉留置针,对照组使用22 G普通静脉留置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使用过程中静脉炎发生及堵管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留置针使用过程中静脉炎发生及堵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延长管回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抗逆流静脉留置针能有效防止延长管回血情况的发生,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担忧,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
-
【摘要】小儿静脉留置针以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宜穿破血管,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不仅有利于危重患儿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还可以减轻患儿痛苦,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充分发挥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应重视留置针置管过程中每一环节的护理。置管前根据患儿的年龄及病情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及穿刺部位,掌握正确的置管方法,妥善固定,置管后严密观察局部反应,做好穿刺部位局部护理,正确封管,同时加强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患儿尽早康复。
-
目的比较静脉输液头皮针与留置针连接的2种固定方法在输液过程的稳定效果。
方法纳入2013年1月-10月400例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将胶布横贴以固定头皮针针柄于皮肤,称为“一”字型横贴固定法;改良组采用将胶布横跨针柄下方向上交叉的固定方法,称为“又”字型交叉固定法,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
结果改良组在针管部分滑出、针头全部滑出、感染及针刺伤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又”字型交叉固定方法操作简单,固定牢固,不宜滑脱,减少职业暴露危险;减少反复插入,避免感染;方便又实用,保证了输液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目的 总结静脉留置针最佳夹管部位及有效封管方法。 方法 将2011年1月-11月12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者按不同夹管部位分为甲、乙、丙组,并予以A、B、C 3种方法封管。甲组夹管于近针头1 cm内,乙组夹管于延长管中部,丙组夹管于延长管尾部。比较各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回血发生率、堵管发生率、留置天数;比较不同封管方法对空气残留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 夹管近针头1 cm内回血少,堵管发生率低,留置天数长;A、B封管法优于C法,并发症少于C法。 结论 正确的夹管部位可减少回血,降低堵管发生率,延长留置天数;恰当的封管方法可减少空气残留和并发症的发生。
Release date:2016-09-08 09:17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ObjectiveTo reduce patients' adverse events caused by needle indwelling through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activitie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intravenous fluids.
MethodsGuided by the QCC theory, we set up QCC, selected the topic related to reduction of patients' adverse events caused by needle indwelling, and worked out the plans from September 2012 to April 2013. Then, we adopted Plan-Do-Check-Act (PDCA) cycle method to set up goals, formulate measures, and inspect and improve the results.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needle-related adverse events reduced from 44.8% to 9.8% by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ircle activitie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2=148.16, P<0.05).
ConclusionQCC activity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adverse events incidence of needle indwelling, but also improve the nurses' working enthusiasm and responsibility, problem-solving skills and accomplishment, and promote team cohesion.
-
目的 讨论眼科患者术后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对舒适度的影响及留置位置选择对生活自理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11月住院行手术治疗、术后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100例眼科患者为调查对象,就外周静脉留置针在治疗过程中的留置时间、留置位置、留置疼痛感及对生活自理的影响等涉及患者舒适度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为2~4 d,不同留置位置其无菌透明敷贴卷边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5.179,P=0.002),不同留置位置其疼痛程度无差异,留置针敷贴卷边程度与留置时间呈正相关(rs=0.363,P<0.001),不同留置位置对生活的影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7.003,P=0.001)。留置针留置过程中患者自觉症状较轻。 结论 眼科患者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应尽可能选择在前臂,可减少留置针敷贴卷边情况的发生,并能减少留置针对患者生活的影响,以提高其舒适度。
Release date:2016-09-07 02:33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摘要】 目的 将冠心病灸与硫酸镁外敷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 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6月,将86例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冠心病灸贴于患处;对照组用50.0%硫酸镁湿敷治疗,3~5 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0.8%,对照组有效率为6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红肿消失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冠心病灸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疗效优于硫酸镁湿敷治疗,无不良反应,而且经济、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Release date:2016-09-08 09:26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芦荟、红花、当归酒精提取液治疗输液并发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艾灸联合芦荟、红花、当归酒精提取液治疗,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观察组痊愈22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6例,有效率8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05)。结论:艾灸联合芦荟、红花、当归酒精提取液具有活血化瘀、散结止痛、抗炎解毒、促进损伤组织细胞修复作用。
Release date:2016-08-26 02:21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
目的 探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改良电抽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1年10月-2012年3月接受改良电抽搐治疗患者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观察两组的意外脱管和药物渗出、重新穿刺发生率和一个疗程平均穿刺次数、局部淤青和静脉炎的发生率、血液污染和针刺伤发生率以及药物使用总量。结果 两组患者静脉炎和针刺伤发生率及每次药物使用量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意外脱管、药物渗漏和重新穿刺发生率、局部淤青和一个疗程平均穿刺次数、血液污染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意外脱管、药物渗漏和重新穿刺发生率、局部淤青和一个疗程平均穿刺次数、血液污染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 改良电抽搐治疗过程中应用静脉安全留置针,有利于保持治疗的连续性、安全性和用药的安全性,减少了穿刺次数,减少护士的职业暴露和有效保护患者的血管。
Release date:2016-09-07 02:34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